直立行走的缘故,人群中腰突症发病率较高约占腰痛病的35%。但是即便您的磁共振或者CT检查报告显示患有腰突症,并不意味当下的腰痛就是腰突症引发的(缓解期的腰突症可以没有症状),或者说不完全是腰突症。需要通过医生问诊、体格检查,综合分析以及专业判断才能制订合理、有效的诊疗方案。
因此建议您在就诊时务必携带相关病史记录,检查检验报告和目前服用的药物,有助医生快速诊断,避免重复检查和用药。
以下5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腰突症相似但又有不同,下面将逐一为您介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5节腰椎中属第3腰椎横突最长,附着于此的肌肉、筋膜、韧带承担着脊柱的稳定性和功能活动。症状表现:以单侧或者双侧腰酸为主,在患侧的第三腰椎横突处有明显压痛,或可触及条索状。弯腰劳作时酸痛加重,平卧未见缓解,患侧下肢少有放射痛,且放射范围不明确。一般针灸治疗5次左右,收效良好。
臀上皮神经炎
该病的临床表现以单侧臀部及下肢后外侧放射痛为主,很像腰突症的神经根压迫。腰部压痛不明显,痛点主要在患侧髂后上嵴外侧缘,部分患者在此处可触及条索状组织。神经根封闭效果立竿见影,结合3次针灸可痊愈。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是臀部深层肌肉,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至臀部,若梨状肌受损出现炎症水肿可压迫坐骨神经,同时出现臀部及下肢放射痛。腰部基本无压痛,以臀部呈刀割样痛为主要表现,患侧梨状肌处有明显的深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屈膝屈髋试验、4字试验皆可阳性。局部软组织封闭+神经根封闭可缓解刀割样疼痛,术后配以温针、推拿疗效显著。
腰椎管狭窄
先天因素或者继发性骨折、外伤导致腰椎管变窄压迫脊髓,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走一段路如二三百米就会出现双下肢酸麻无力,不可前行,需要稍作歇息再可步行,类似情况在行进中反复出现。磁共振可明确诊断,该病手术优于保守治疗。
腰肌劳损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的坐立导致该病的发生,以双侧腰部酸痛和紧绷感为主要表现,活动后症状缓解,夜寐至后半夜腰痛加剧。针灸推拿3-5次可痊愈。
NEWS
如有需要的居民可以
中心腰突症专病门诊,每周一,中医科
中心为“金山区腰突症专病联盟”建设单位
陈烁中医全科主治医师
擅长运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臀上皮神经炎、梨状肌损伤等,不服药,安全有效无副作用。但凡针灸治病务求“针至病所”,“气至病所”,如斯乎方可“针到病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