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低头族rdquo的恶梦

北京15户居民因疫情就地隔离生活如常(图)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gedijiankang/8310.html

随着数码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手机已经开始霸占了人们太多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从刚开始牙牙学语的幼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在“享受”着手机带给的快乐,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低头族”。

我对自己接触到的病号做了一个统计,颈部疼痛患者,包括比较严重的颈椎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的成因以及怎么的治疗和预防。

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继发性改变压迫或刺激了邻近组织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食管等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颈椎间盘退变是原发改变,若合并椎管狭窄,早期即可出现症状。遇到外因后蜕变加速,继发改变有髓核突出或脱出、韧带骨膜下血肿、骨赘、颈椎不稳、继发性椎管狭窄等。这些病理过程的出现导致邻近的血管、神经、食管等受到刺激,从而引起临床症状。

颈椎病的病因:

1.颈椎退行性变

2.慢性劳损:a睡眠姿势不良---高枕不无忧b.不良生活习惯(低头族)c.工作姿势不良d.体育锻炼不当

3.头颈部外伤

4.颈部炎症

5.颈椎管狭窄,X线<13mm,CT<10mm

6.颈椎畸形:先天性颈椎融合、寰枢椎发育不良、棘突畸形等。

当然在这些病因当中最常见的还是颈椎退行性变。

1.椎间盘变性:A.髓核脱水、弹性降低导致椎间隙高度变低,椎节不稳、减弱或不能缓冲应力。

B.纤维环出现裂纹,形成裂隙。

C.软骨板变性出现较晚,主要是功能的退变。变性时,加剧髓核和纤维环的退变。

2.椎间盘边缘变性:椎间盘变性—髓核突破纤维环至韧带下方---形成椎间盘-韧带间隙---血肿—骨化(骨赘)。

3.颈椎其他部位退变:小关节、钩椎关节、黄韧带、前后纵韧带及项韧带等结构。

分型:

国内常见分型:局部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食管压迫型、混合型。

那么颈椎病都有什么临床特点呢?

局部型:1.青少年居多。

2.症状:颈部酸、痛、胀等,以颈后部为主,可放射到枕颈部和肩部,女性常诉肩胛、肩部不适。

3.体征:颈项部肌肉紧张,一侧或两侧有压痛点,活动受限,僵硬,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

4.X线片颈椎生理曲度在病变阶段中断,小关节分开,称为半脱位,因肌肉痉挛头偏歪,侧位片出现椎体后缘部分重叠,小关节也有重影,称双边双突征。

需与颈部扭伤、肩周炎相鉴别。

神经根型:30-50岁多见。

症状:颈痛和颈部发僵,上肢放射痛,根性痛。与受累椎体的脊神经分布区一致。伴随感觉障碍。有时前胸后背疼痛,咳嗽,喷嚏、颈部活动等可加重。上肢沉重,握力减退,晚期肌肉萎缩及肌束震颤。

体征:患侧肌紧张,棘突、脊旁、肩胛骨内侧缘及受累神经支配区域肌肉压痛。患侧臂丛、椎间孔压痛并放射。臂丛牵拉、压颈实验(+),感觉、肌力变化,肌肉萎缩。

影响:椎间隙变窄,骨赘增生,动力片颈椎不稳。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片、CT、MR综合评价。

需与: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尺神经炎、腕管综合征等鉴别。

脊髓型:40-60岁,发病缓慢。

症状:一般先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开始,后跛行、易跪倒(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笨拙、严重者步态蹒跚、跑步困难。双下肢协调差、不能跨障碍、踩棉花感。上肢一侧或双侧麻木、疼痛,细小动作失灵。脊髓病手:手掌向下手指伸直时小指外展,严重者环小指不能靠拢。手握拳速度慢,10秒内少于20次。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

体征:上下肢痉挛样瘫痪,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影像:颈椎退变、骨赘增生,节段不稳。后纵韧带骨化或换韧带钙化,椎管狭窄。MR常发现脊髓前方压迫,若合并黄韧带肥厚,可使脊髓呈串珠样。

需与: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等鉴别。

椎动脉型:表现复杂,需与多种疾病鉴别。

症状:1.眩晕:发作时头转向健侧,病变在对侧。

2.头痛: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诱发,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使侧支循环血管扩张引起,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3.猝倒4.脑神经受损症状5.自主神经症状。

影像:椎动脉造影、MRA检查。

需与:美尼尔氏病、内耳药物中毒、眼源性眩晕、神经官能症、脑动脉硬化症等鉴别。

食管压迫型:进食困难。

X线:前方巨大骨赘。

需排除食管癌、食管炎。

混合型:兼有几种类型颈椎病的特点。

对于颈椎病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简单的了解。最后我们来谈一下颈椎病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应症

1.局部型颈椎病。

2.轻型脊髓型。

3.部分椎动脉型及神经根型。

4.颈椎病诊断依据不足,需边治疗边观察的病人。

5.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

6.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康复。

手术治疗

适应症:1.颈椎病发展至出现明显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害,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

2.原有颈椎病患者,在外伤或其他原因作用下突然加重。

3.伴有颈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手术原则:彻底减压、维持稳定、促进融合及恢复颈椎生理序列,同时尽可能减少组织的破坏和损伤。

手术方法的选择:

1.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

2.后路手术:a.单开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术

b.双开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术

c.单开门椎板减压椎管成形加内固定术

希望诸位都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摆脱“低头族”的行列,还自己一个健康的颈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xcsjyyy/40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