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晶状体植入后的迟发性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作者TakashiSuzuki等)
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toxicanteriorsegmentsyndrome,TASS)是一种白内障术后非感染性眼前节的炎症反应。TASS发生的准确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原因有内毒素、防腐剂和稳定剂、器械清洁剂和消毒剂的残留、眼内抗生素和染色剂的使用(达到中毒剂量)、以及灌注液等因素相关。重金属铁和铜也是导致TASS发生的可能因素。年至年间部分白内障手术患者在植入HOYA公司的人工晶体(intraocularlens,IOL)(iSert?和)后出现了非感染性眼内炎,日本眼科协会为此特别设立了HOYAIOL相关的眼内炎调查委员会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并最终推断TASS的发生可能与生产环节中IOL铝污染有关。
该篇报道对年11月至年2月间植入HOYAIOL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TASS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收集了患者的背景、手术方式、IOL序列号、术后并发症、术后发生TASS的时间、眼底情况、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和眼压的情况,总结了铝污染IOL植入术后发生TAS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最终收集到来自个医院的例迟发性TASS的患者,平均年龄72.85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前房细胞(99.2%)、结膜充血(41.4%)、纤维渗出性炎症(26.7%)、前房积脓(22.7%)、玻璃体混浊(21.5%)和角膜水肿(19.1%)。眼部炎症发生时的平均BCVA为0.±0.logMAR。首次发现症状的时间距离IOL植入平均38.44±32.29天。所有眼中,例使用了激素和抗生素治疗,例采取手术治疗(包括前房冲洗、IOL取出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平均BCVA为0.±0.logMAR,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
来自日本眼科协会及HOYA相关眼内炎调查委员会的TakashiSuzuki等研究者经过对此TASS事件涉及患者的回顾分析,发现铝污染导致的TASS发生时间较其他原因导致的TASS要迟,药物治疗仅对56.6%的患者有效,43.4%的患者仍需要手术治疗。并提醒IOL生产厂商注意在生产环节中警惕IOL的污染,以避免TASS的发生。
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