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院康复四区病友朱爷爷八十岁生日,也是他发病近90天以来,第一次站起来的日子。由于疫情的原因,老人的家属不能来陪老爷子过生日,科室的医护人员、病友们给老爷子唱生日歌,祝他生日快乐。
朱爷爷是一个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转入康复四区治疗时伴有气管切开,带了胃管,存在反复返流误吸的症状,导致吸入性肺炎,痰液特别多。康复四区全体医护技团队多次讨论,反复研究,为老爷子制定了最优康复方案——实施间歇胃管,解决返流误吸问题,改善肺部感染情况。
由于气管切开后气管套管的安装限制喉部上抬,影响声门压力,导致咽部吞咽障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与误吸。持续性经鼻胃管插入技术为传统肠内营养支持手段,虽可保证营养供给,解决营养摄入问题,但若长时间留置胃管,易诱发胃食管返流、咽、鼻与食管黏膜压迫性溃疡等一系列事件:另一方面,胃管长期留置于患者体内,可致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关闭不全、贲门平滑肌松弛,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吞咽反应,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风险。间歇胃管符合人体生理规律,患者在短时间摄取足够的食物,患者舒适度更高,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朱爷爷实施间歇胃管第二天,痰液减少,第三天,也就是今天,痰液进一步减少,肺部感染情况好转,可以自行站立。
爷爷的老伴今年也78岁了,今天跟老伴视频的时候,两个老人哭得跟小孩似的。希望朱爷爷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快快康复,早日和家人团聚!
间歇性管饲技术即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清洁口腔,胃管润滑导管前端后将导管经口/鼻插入,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先注入20ml水,如无不良反应再注入准备好的食物,食物温度以38-41℃为宜,注食速度50ml/分钟,每次注食量-ml,注食完成后再注入适量的水,每次注完食物和水后拔掉导管,保持喂食时的姿势30分钟,用后的导管用水冲洗干净,自然环境晾干以便下一次使用。两餐之间根据患者情况补水-ml。
科室简介
诊治范围:
主要收治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鼻咽癌口腔期等放化疗后引起的吞咽言语认知障碍、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二便障碍、心理障碍、睡眠障碍、面神经炎患者。
开展项目:
经口间歇胃管、难置性胃管可视置管技术、吞咽筛查、吞咽障碍病人饮食指导、膀胱容量测定、间歇导尿、B超引导下环咽肌失迟缓肉毒毒素精准注射、3D打印定位精准治疗面神经炎、浮针治疗难治性面神经炎等特色治疗护理技术。
联系
护士站:-
医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