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出现平衡系统功能障碍后可引发眩晕,主要是负责平衡系统的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发生改变,致使患者平衡失调,从而出现眩晕、头晕、视力模糊、步态障碍等临床表现,该病严重影响着患者正常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眩晕病病因较为复杂,涉及医学多个学科,在以往的治疗中,一般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或使用药物对症治疗,但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多不显著,需配合前庭康复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物理治疗的方法,综合采用训练操、仪器训练等多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以加快患者的前庭代偿,重建其大脑平衡状态,从而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本院将其应用于收治的眩晕疾病患者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年1月~年12月本院收治的眩晕疾病患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制订的眩晕病诊断标准。其中良性阵发性眩晕35例、梅尼埃病19例、突发性聋20例、前庭神经炎17例、迷路震荡2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8例。A组患者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5.8±5.4)岁。B组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3.8±6.4)岁。C组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7±6.8)岁。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者及肝、肾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方法 三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药物治疗,药物方案为:倍他司汀ml,静脉滴注,1次/d,2周后改为6mg口服,3次/d;双氢麦角碱1mg,口服,3次/d;三维B片,口服,1片/次,3次/d。B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训练操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操需在家属陪同下进行练习,具体方法如下:①分离固视:两个左右或上下静止视靶,头眼同时对准一侧视靶,头不动眼睛转向另一侧视靶,再把头快速转过来,再以同样的方式重复。②VOR取消:双手指交叉,大拇指竖起作为视靶,向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视靶,头眼同时同步跟踪视靶。③视觉强化:在持续运动性视觉背景中提供一个中心或多个视靶,头眼协调固视。④弓步传球:双腿半蹲成弓步,先右手开始持球传给左手,左手上举至头顶再放下给右手,右手把球送至右小腿部完成。然后再左手开始同理在左小腿结束。两侧训练,当手上举或下送时弓步要随之上下移动。训练方法要点:眼睛要始终看清视靶或球;由慢到快,熟练后可在海绵垫上或行进中训练。四节5~10min/节,1~3次/d(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决定训练时间和频率,并逐渐增加难度)。共训练4周。A组则在B组基础上联合仪器进行前庭训练,使用动静态姿态平衡仪或虚拟现实视觉刺激仪等方法进行训练。C组为单纯药物治疗。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VSI评分、BBS评分。其中VSI评分包括平衡、头晕、恶心、视觉敏感、眩晕及头痛6项,每项分值满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BBS评分共进行14个项目的评价,每项满分4分,分值越高表示动作完成越好,总分为56分。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患者VSI评分比较 治疗前,A组、B组、C组患者VSI评分分别为(36.8±3.4)、(35.9±3.1)、(37.2±3.3)分,治疗4周后分别为(16.4±2.2)、(20.4±3.5)、(28.8±4.7)分。三组患者治疗前V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V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BBS评分显著低于B组,B组BBS评分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BBS评分比较 治疗前A组、B组、C组患者BBS评分分别为(9.7±3.9)、(10.1±3.7)、(9.8±3.5)分,治疗4周后分别为(54.4±5.7)、(43.8±7.1)、(34.7±7.6)分。三组患者治疗前BBS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BBS评分显著高于B组,B组评分BBS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前庭神经系统主要负责人体空间定向、平衡等功能,前庭康复训练为近年来应用于眩晕患者的主要物理治疗手段。该训练通过综合多种运动训练模式,对中枢神经进行重复和适度的刺激,以提高患者前庭代偿的产生,帮助重建大脑平衡状态,达到缓解眩晕症状的目的。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前庭功能损伤具有可塑性和适应性,反复训练能够使机体对外周前庭不对称信息形成适应。前庭康复训练的机制主要有前庭适应、替代及习服,前庭适应是通过长期刺激使机体对前庭反应减弱;替代则是利用视觉和本体感觉替代丧失的前庭功能;习服则是指经过长期反复刺激反应性下降的表现。习服一旦形成则能够保留较长时间。前庭康复训练中的项目针对此理论进行设计。仪器训练则是以往康复训练的发展和延伸,借助于仪器训练患者的平衡稳定性或视觉代偿能力有较好的效果。其中动静态姿态平衡仪训练患者运用踝关节和髋关节维持身体平衡;虚拟现实视觉刺激则是利用电脑三维立体投影系统给患者提供虚拟的视觉刺激,通过刺激视网膜滑动及在特定环境下的习服,增强前庭康复训练的效果,该仪器更为安全且易控制,可提高训练的难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前V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V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BBS评分显著低于B组,B组BBS评分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BBS评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A组BBS评分显著高于B组,B组评分BBS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的C组,采用训练操和训练仪的A组和使用训练操康复的B组治疗效果均较为优越,且A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
综上所述,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尤其是训练操和训练仪的配合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年第13卷第30期
延伸阅读中药天麻具有息风、镇痉、滋阴、养肝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耳鸣或肝风头痛等病症。现代临床研究证明,天麻素注射液具有改善脑循环、解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尤其是对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它可以使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脑供血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解除由供血不足而带来的平衡障碍、眩晕、耳鸣和眼球震颤等症状。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