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交通工具时
晕车、晕船、晕机
严重的时候感觉自己在转圈
甚至恶心、想吐...
这些我们可能都经历过
但为什么仅仅是睡觉翻个身
就会感觉到眩晕呢?
这可能与一块
不老实的“小石头”有关!
两个月前,李先生遭遇了一场车祸,受伤严重的他先后经历了两次手术。术后近1月,李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由创伤中心转入神经中心康复科继续治疗。但让李先生苦恼不堪的是在住院期间,他只要一改变体位就感觉天旋地转,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的反复发作对李先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神经中心医生仔细询问了李先生晕眩的症状特点,考虑为外伤导致的“耳石症”,在予以完善变位试验和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后,明确证实李先生的头晕为“右侧水平半规管耳石症”。
因发病时间长,耳石脱落后粘连,医生先后3次复位才使脱落的耳石归位固定。复位治疗后,困扰李先生月余的头晕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现已能行走自如,安心入眠。
什么是耳石症?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三个主要部分。耳蜗主管听觉,内耳中那个像蜗牛一样的结构就是耳蜗,它是负责感受声音的。耳朵的平衡功能是靠前庭功能来维持的。跟耳蜗紧密相连的、稍微膨大的这一部分叫前庭,里面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椭圆囊一个是球囊,它们上面都有能感受位置变化的味觉斑。在显微镜底下可以看到味觉斑的表面有一些细小的碳酸钙的小结晶,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耳石”。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人的内耳里有一种比芝麻粒还小的碳酸钙结晶,即耳石。
耳石症临床表现的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2.旋转性:眩晕具有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耳石脱落的原因
1.老化和退行性变,诸如内耳供血不足、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等等均可诱发或伴发耳石症。
2.骨质疏松者,耳石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3.头部创伤,震动可导致耳石脱落。
4.长期卧床、长时间使用电脑、伏案工作等颈部活动很少的人也是耳石症的发病人群。
耳石症的确诊与治疗
对于耳石症的确诊需要通过手法或仪器进行变位试验。而先进的眩晕诊疗系统相比手法检查能精确定位、定量、定速,医生对眼震及其曲线的观察更精细,避免患者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受伤。
耳石症发病后一般药物疗效并不理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专业医生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患者脱落的“耳石”重新准确回到属于它的地方——椭圆囊。
东院神经中心于邵阳地区率先开展眩晕治疗,并引进先进诊疗设备。眼震电图仪+冷热气刺激仪,对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神经中心唐海源主任所带领的医疗团队对于眩晕诊疗尤其是耳石症的复位治疗,因确诊快,疗效好,吸引了来自整个邵阳地区以及周边娄底、怀化等地的民众前来就诊治疗,迄今已为数百例耳石症患者成功复位,治疗成效显著,为眩晕患者带来了福音。
联系-,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