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中非高峰论坛有很多看点,它一个很大的看点在于,整个非洲54个国家来了53个,除了一个尚未与中国大陆建交的“台湾友邦”斯威士兰之外,整个非洲的所有国家全来了。
一个大洲的所有国家全部来参加某一国所举行的外交活动,这是不可思议的。
这几天另一个刷屏的字眼就是中国对非援助的“五不政策”,即:
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
如果初一看看,觉得也很平常,但如果你往深层想想,这实际上是中国已为世界在对非合作上制定了道德标准。
众所周知,中国在非洲修建了大量基建,以铁路为例子,中国做得早、做得好、修的多,那么外国再来,它就必须遵守中国标准,否则就接不上轨。如今,我们又为世界在非洲问题上制定了道德标准。
正因为中非发展的如此好,所以对它的负面声音一直没断过。这些负面声音既有外国的攻击与诋毁,也有我们自身内部一些人的不理解。
外国攻击中国在非洲是搞“债务陷阱”、是“新殖民主义”、是“资源掠夺”;我们内部不理解的声音主要表现为是“撒钱”挣面子,是赔本赚吆喝。
外国的那些诋毁声音,我们懒得去反驳,要进行这种反驳,我们可以列举一火车的例证来说明它们的错误;而我们读者在看这些时,也会看得云里雾里。
只说三个非洲政要的发言,最具代表性:第一个是塞拉利昂总统朱利叶斯·马达·比奥在本月2日向媒体表示:“中国一直是我们可靠的朋友和兄弟”。
第二个是非盟轮值主席、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表示,与其老是把中国的投资看成“债务陷阱”,其他国家更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像中国一样,给非洲那么多的帮助。
第三个是吉布提总统伊斯梅尔·盖莱去年11月访华时曾感叹地说,“西方人来了多年,我们的国家还是这么穷,中国人才来了3年,就让我们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在于,如果中国真的对非洲进行了不合理的所谓殖民掠夺,整个非洲不可能都是傻蛋,中国开个会,54个跑来53个,全都心甘情愿的来让中国占便宜,这说得通吗?
对内来说,我们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们的钱是白拿出去了,是在撒钱赚吆喝,这里需要说几点:
一是国家之间如同个人交际,你平时不为人,真当你有事时,谁来帮你?
我们要看到,当年中国进联合国,正是这非洲朋友将中国抬进的联合国,让我们成为五常之一。这些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在联合国拥有一票否决权,才让我们的外交与国际环境大为顺利。
还有南海仲裁发生时,公开支持中国立场的国家中,非洲基本上占了一半。
西方那帮国家不乐意好好带我们玩,如果我们自己又高傲的甩掉这帮昔日的难友,这就是在自废武功。
当然,这些不是我们对非投资的主要原因。
我们向非投资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非合作能让双方受益,不但非洲能受益,我们自身也能获得巨大利益。
中国曾经也一穷二白,后来进行改革开放,我们用巨大的市场换得外国的资本与技术,外国当然赚得盆满钵盈,但我们自身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今天的中国对非洲也是一样,只不过变换了位置,我们变成了投资人。
在这个投资过程中,很多时候为了好听,用了一个非常友好的词汇,叫“援建”。
▲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图源:AfricaDaily
须知,“援建”不是无偿捐款,并不等于白送。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中国钢铁产能过剩,这时候有两个选择:
一是坚持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要把中国钢铁放在国内,用不完没关系,那就缩小产量,该关闭的关闭,该失业的失业;
第二种选择是保持甚至扩大钢铁产能,这样可以让工人不失业,让企业多赚钱,让国家有更多税收,让中国经济更好发展。这些多余的钢铁怎么办?我们完全可以弄到别处去搞“援建”,比如弄到非洲去修铁路。
但是,这种铁路不是白修的,我们得与该国政府达成协议,铁路我们来修,资金钢铁一类的我们来出,但建成之后,我们要进行利益分成,甚至在前面多少年由中国来运营,以回收成本。
这样做的好处是,被援建国的交通得到大大改善,创造了周边大量就业,盘活了经济;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不但消化了国内过剩产能,提高了就业,还从国外赚到了大量资本,何乐而不为?
这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非洲有巨大的市场,有大量劳动力,有丰富资源,这正是我们需要的;非洲需要的是资金与技术,这正是我们有的。
非洲可以利用我们的资本与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实现工业化;我们也可以利用非洲的市场及资源来帮助我们完成产业升级,进一步实现现代化。
当然,在对非交往中,我们也有可能会向非洲提供一些无偿援助,比如免费帮他们建一些学校、医院之类的。但是,我们不能太小气,家庭之间交往,还偶尔相互送点礼,国家间又岂能锱铢必较?
曾经的日本恰如现在的中国,产品充斥全世界,资本在全球扩张。然后美国发现不对劲,就进行压制,无奈日本是一个政治不独立国家,它在政治上受美国控制,最后只好作罢,否则今天GDP第一的交椅,肯定没美国什么事。
也正因为今天的中国像极了曾经的日本,所以美国才对我们悍然发动贸易战。
所以,本次中非峰会,还有第二个特殊意义,那就是向美国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坚定的信号:中国的经济不止有美国,还有其它广阔窗口,比如“一带一路”,比如非洲市场。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中国智慧的高瞻远瞩。也许我们早就知道美国决不可能放过中国,所以我们早就预料到会有今天的贸易战,于是早就开辟了“一带一路”战线,早就大大的发展了对非合作。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
不管这种猜测是不是成立,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额已经达到了对美贸易额的2倍有余,并且还在呈2位数的高速增长;对非洲贸易虽然目前还不及对美贸易,但也在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长。
它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当中美贸易战真真实实发生时,它们也真真实实的缓冲、对冲了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给中国带来的震荡与冲击。
除此外,让西方焦虑的更深层原因在于“中国模式”的成功。
你要知道,一个大洲的所有国家几乎悉数到场,这种罕见的场景并非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得到,但它真实的发生在了中非之间。
为什么本次峰会54个国家来了53个?这并非人人都看中了中国的援建机会。如果真的是为了资金,它们完全可以去同美国谈,美国目前比中国有钱。
但为什么它们没有去美国,而是来到了中国?
中国吸引这些国家的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模式”的成功。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有一些基本事实是不可辩驳的,那就是中国30多年前还一穷二白,跟当时的马拉维一样穷。30多年过去了,马拉维还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有无数个光环与头衔在我们头上。
为什么马拉维依然贫穷?为什么大多数非洲国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依旧贫穷落后?为什么中国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功......这里面有太多的为什么!
如果你仔细去想,就会发现,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其研究的结果有可能一本厚厚的书都写不下。
在编者看来,这期间的关键原因,还是“中国模式”的成功。那么这种模式,自然会受到很多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