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脑外伤后的癫痫性发作,可发生在伤后的任何时间,甚难预料,早者于伤后即刻出现,晚者可在外伤痊愈多年后突然发作。根据癫痫首次发作时间的不同,将外伤性癫痫分为即刻型(伤后24小时内即发生的癫痫);早期型(伤后7天内发生的癫痫);晚期性也叫迟发型(脑外伤7天后发生的癫痫)。我们通常所指的癫痫为迟发型癫痫也叫晚期癫痫。
外伤性癫痫总发生率为2%—2.5%。轻型为0.7%。中型为1.2%,重型为10%。脑外伤患者30年癫痫累计发生概率为16.7%。也有研究表明约有2/3脑外伤患者一年内至少有1次癫痫发作,80%患者2年内至少有1次癫痫发作。
哪种类型的脑外伤更容易诱发癫痫?
脑外伤后癫痫的发生风险大小与患者的年龄,伤情的严重程度,是否为穿透伤,受伤性质,受伤部位,颅内血肿,经历多次神经外科手术,伤后早期是否有癫痫发作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年龄越小,越容易并发癫痫,特别是小于5岁的儿童。伤后昏迷时间越长,遗忘时间越久越容易并发癫痫。脑损伤越重并发癫痫的机会越大,并且开放性脑损伤较闭合性者多,各为20%~50%及0.5%~5%,其中穿透硬脑膜者较非穿透者高5~10倍,尤其是火器伤并发癫痫的百分率更高,可达42.1%,而非火器伤仅占约16.4%。影像学提示皮层有损伤者癫痫发生率高,尤其是功能区皮层损伤者发生率更高。另外脑外伤后早期有全身抽搐发作和脑电图异常者,颅内出现血肿者癫痫发生率高。
常用抗癫痫药物有哪些,如何选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氯硝安定,乙琥胺,苯巴比妥,丙戊酸钠,扑痫酮),新型抗癫痫药物(加巴喷丁,拉莫三嗪,菲尔氨脂,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替加宾,氨己烯酸,唑尼沙胺)。使用传统的抗癫痫药能够使大部分癫痫患者的发作得到控制。新型的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传统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目前尚处于循证医学的评价过程中。
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的控制癫痫发作、最轻微的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癫痫,应该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发作程度、病程长短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不正规的治疗和大剂量的抗癫痫药物使用对患者是有害的,延误病情,甚至会加重癫痫发作。一般应根据发作类型用药,如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选用抗痫药物的顺序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痫酮或丙戊酸钠;小发作则常用丙戊酸钠、乙琥胺、安定或苯巴比妥;精神运动发作则首选卡马西平,其次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痫酮、丙戊酸钠或安定;肌阵挛发作则宜选用安定、硝基安定或氯硝基安定。
外伤性癫痫有哪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目前药物仍然是癫痫治疗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在无明显副作用的情况下,完全控制临床发作,使患者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工作能力。约有80%的新诊断癫痫患者,在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得到控制。仅有约20%的患者发展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2)外科治疗:癫痫的外科治疗是针对难治性癫痫人群,采用手术方式,以改善或控制癫痫发作为目的的干预手段。癫痫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症有:①符合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条件,即频繁的癫痫发作,每月至少发作4次以上,应用适当的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且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仍不能控制癫痫发作且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患者没有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根据上述标准,癫痫患者至少应该经过正规、系统抗癫痫治疗,观察2年以后才能作出难治性癫痫的诊断。②因癫痫发作而导致病人智力、精神、发育障碍,经过手术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疗效;③经过影像学,电生理等检查,有明确的致痫灶定位;④病人年龄:发现癫痫后应该早期治疗,较佳手术治疗的年龄是12~30岁,大于70岁患者应该慎重考虑;⑤病人智商应大于70,不伴有活动性精神病、严重的人格障碍或慢性进展性疾病。
癫痫患者服药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医院神经科或癫痫专科医师的确诊后方可服药,不可随意自行用药;
(2)严格按时按量服药;
(3)不可随意更换抗癫痫药物或改变药量,变更或增减药物则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4)因抗癫痫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有影响。因此要注意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副反应,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5)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脑电图检查,主要观察白细胞数量,肝脏转氨酶等,如有异常需及时就诊;
(6)有条件者可定期行血药浓度监测;
(7)癫痫有效控制后,2-5年以上完全无发作,可考虑停药。但应该在医师指导下复查脑电图以决定是否减量或停药,减量过程应缓慢进行,任何形式的骤然停药都会导致癫痫发作的加重。
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癫痫患者应该多了解癫痫的相关知识,并学会利用这些知识为自己服务,更好的照顾自己。
(2)必须保证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切不可随意停药,减药。
(3)有效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的态度,避免过度疲劳,避免精神压力过大,避开各种容易诱发癫痫发作的因素,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规律的生活,坚持体育锻炼,避免饮酒和吸毒,外出时要带足够量的抗癫痫药物等。
(4)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癫痫发作时不必要的伤害,尤其要注意水、电、煤气等的安全使用,如避免使用开放式火炉;门窗使用安全玻璃;选择宽大,低矮的床;家中地面铺置软地毯等。
(5)避免参与一些危险的运动(例如爬山、轮滑,游泳,跳水等),如必须参加也应有家人或朋友陪伴;避免过山车,摩天轮等危险娱乐活动;癫痫患者应该避免独自驾驶汽车,不能驾驶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
(6)对于光敏感性癫痫患者,应避免看电视、使用计算机等,避免在歌舞厅、迪厅、KTV等光线炫目处逗留,以免诱发癫痫。
癫痫是否能治愈?
社会上有许多人,包括一些患者和家属对癫痫存有误解,认为其是不治之症,但事实上癫痫却是可治、可控的。新诊断的癫痫患者,如果接受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70-80%患者的发作是可以控制的,其中60-70%的患者经过2-5年的治疗可以停药,另有约1/3的癫痫患者即使不经任何治疗也可自行缓解;即使药物治疗无效,很多病人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以减少或完全控制癫痫发作。随着新型抗癫痫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癫痫手术方法的不断进展,癫痫的治愈率和有效控制率会越来越高。因此广大癫痫患者应该坚定信心,在家庭、社会的帮助下战胜疾病,融入社会,去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癫痫发作时家属应如何处理?
(1)通常情况下癫痫发作多为一过性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3分钟,能自行缓解。
(2)患者癫痫发作时,家属应注意保护患者不要摔伤、烫伤等,尽快移开周围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东西,或者将患者置于安全位置以免患者受到伤害。但不可强行移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之中。
(3)保护呼吸道畅通,头部周围用软垫保护,有条件者可让病人吸氧。
(4)让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头转向一侧,双手扳住患者的下颌以避免咬舌。不要强行在患者口腔中加塞筷子,勺子。
(5)不要强行限制患者发作,如在肢体抽搐时,不能强行按压肢体,这可能造成意外骨折。
(6)不要在患者清醒之前,强行灌药或进食,避免误吸。
(7)避免过多干扰,让患者保持心情平稳。
(8)当患者临床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超过平时发作持续时间时,应考虑到患者可能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应立即呼叫,医院抢救。
脑外伤患者癫痫控制不佳会影响康复效果吗?
外伤性癫痫患者必须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不然会严重影响康复效果。约有30%癫痫患者有认知功能损害,其中20-25%有明显障碍,积极控制癫痫发作,尤其是儿童,可减少认知功能损害。另外长期癫痫发作会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社会功能下降,导致社交困难,就业受限。这就导致此类患者康复依从性差,很难配合康复训练,加之智能损害,康复训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积极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是改善康复结局的重要保证。
脑外伤后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吗?
尽管有研究表明,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能明显减少外伤后早期癫痫发作的机率,但目前对于预防脑外伤后晚期癫痫发作是否有效尚未达成共识。就目前仅有的临床研究而言,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抗癫药物并未证实对预防晚期癫痫发作有效。同时由于抗癫痫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导致不同的神经外科医生对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所持态度不一。36%的医师从不进行预防治疗,12%的医师一律进行预防治疗。剩余52%的医师则会视情况而定。因此目前暂无统一的合理的预防用药方案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