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欣喜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同时,宝妈宝爸却发现新生儿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心中难免不安。其实,新生儿出现的很多表现都是生理现象,不要过度紧张,学会辨别即可。

下面来听小编总结一下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吧,做到真正心里有数,科学(淡定)育儿~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

01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体重减轻,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一直泡在羊水里(%湿度),加上宝宝进食还没上轨道,每天大小便、呼吸及皮肤排出肉眼看不见的水分等,使体内水分丢失,造成体重在出生一周内减轻。减轻的重量最多可达到出生时体重的10%。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到了第10天,体重就会增加。若在10天后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则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受疾病影响。

02

吐奶

新生儿贲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胃容量较小,呈水平位,因此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时会从嘴角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乳汁。不必惊慌,喂完奶后,可用手轻拍宝宝背部几分钟,最好打个奶嗝。随着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奶水若是喷射出来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咖啡色或带有黄绿色的物质,就需进一步检查。

03

头顶肿起

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有的婴儿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水肿或血肿,一般在出生后6~10周可消失。但是如果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在10周后仍未消失,要及时就医。

04

马牙

新生儿的齿龈边缘或上顎中线附近,常会长些乳白色颗粒,表面光滑,数量从1到数十颗不等。这些颗粒在临床称上皮珠,俗称马牙,是牙齿发育最原始的组织,在胚胎发育6周时,由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质变厚形成。一般2周左右就可自行吸收,不能用针挑或用布擦,以免损伤黏膜,引起感染。

05

螳螂嘴

新生儿哭泣时,会看见口腔两边粘膜处明显地鼓起如糖丸大小的东西,俗称为“螳螂嘴”,其实是面颊粘膜下的脂肪垫,对吸吮有利,不可挑割,以免发生感染。

06

栗粒疹

鼻尖、鼻翼和脸颊出现黄白色,如针眼大小的小点,是皮脂腺堆积形成的,由于新生儿皮脂腺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会自行消退,一般不用处理。

07

假月经

少数女婴生后5-7天,阴道会流出少量血液,与月经类似,持续1-3天左右会自行停止,不需特殊处理。出现阴道流血现象主要是母亲孕期雌性激素增多,娩出后雌激素突然中断导致,如果出血增多,或持续时间过长,那么就要尽快按新生儿出血症来处理,给予维生素K等药物进行治疗。

08

乳腺肿大

一般在生后3-5天出现,持续一周左右,是母体的雌激素突然中断导致的,男女新生儿都有可能出现乳腺肿大,甚至可以挤出少量乳汁,无红热痛,一般大小不一,会自行消退。

09

尿结晶

小便中带有橘黄色的粉末状物,是尿液中含有较多尿酸盐导致的,一般发生在出生后早期,不用特殊处理,几天后即可消失。

10

打喷嚏

经常打喷嚏是1岁以内婴儿常见的现象,尤其在出生后最初的3-4个月。1、打喷嚏可以说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可以预示疾病和及时排出鼻腔内的异物。2、婴儿频频打喷嚏时,首先会想到孩子是否受凉了。当然,受凉是可能的原因之一,但是,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来说,这还是适应环境的正常现象。在子宫内呆了将近10个月的胎儿,出生后接触到外界空气的刺激,不同温度、湿度、气味的刺激之后,所表现出的反应是频频打喷嚏。3、频频打喷嚏的现象与鼻腔的解剖生理也有关。

11

惊跳

新生儿易惊跳,是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惊跳发作时,用手轻轻按压身体的部位,会转为安静状态。但需要注意,一旦出现:两眼凝视、震颤,面部肌肉抽动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12

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明显,7-14天左右会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如果是出生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生理性黄疸消失后又再次出现,或黄疸时间延长,就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要高度重视,尽早治疗。

宝妈宝爸都Get到了吗?

编辑:瑞云

End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xcsjyhl/75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