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肾病。引起糖尿病肾病的原因,主要还是糖尿病本身的病理特性(例如糖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因素、遗传因素等),导致了慢性的肾脏损害。临床上以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持续超过3个月为主要特征。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剧增,肾脏这一重要靶器官的损害也随之增多。#三高宝护站#
1、糖代谢异常:在糖尿病状态下,全身脏器出现糖代谢障碍,其中肾脏、神经、眼等组织或器官的糖代谢明显增强,此时约50%的葡萄糖在肾脏代谢。肾脏葡萄糖代谢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机体对自我的保护,可以降低了机体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风险,但随之而来就是加重了肾脏的糖负荷,引起肾脏的损害;
2、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有高灌注、高跨膜压和高滤过的表现,这些表现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肾小球体积增大、毛细血管表面积增加,导致肾小球血流量及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蛋白尿生成;
3、氧化应激:糖尿病状态下,葡萄糖自身氧化造成线粒体超负荷,导致活性氧产生过多,另一方面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细胞内抗氧化的NADPH量不足。活性氧可诱导多种损伤介质,促进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减少,导致小球纤维化。活性氧也可以造成上皮细胞黏附性消失,小管基底膜破坏和间质细胞浸润增加,导致小管间质纤维化;
4、免疫炎症因素:人体的天然免疫中,补体系统和模式识别受体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网络,补体系统能通过经典和旁路途径被激活,并且在激活过程中产生很多生物学活性物质,从而导致生物效应,结果就是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加或者引起机体的免疫损伤。此外,单核-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各种转录因子趋化分子、黏附分子、炎症因子以及糖基化代谢终产物等均可能参与了致病机制。
5、遗传因素:目前认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多基因病,遗传因素在决定糖尿病肾病易感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糖尿病引起肾损伤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得了糖尿病肾病,除了严格遵医嘱治疗外,也可使用一些中成药辅助保护肾脏,例如金水宝胶囊,内含冬虫夏草分离所得蝙蝠蛾拟青霉Cs-4菌株,其主要药理作用与青海天然虫草相似,可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症,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辅助保护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