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要说的事情说来也简单,就是美签的事情。我因为一个活动的原因,本计划四月初去美国参加比赛,因为本身是没有美签的,所以申请一个B签(旅游签)是必不可少的。巧的是,我兄弟也计划去美国,但他安排比我早,就比我早了一个礼拜美签面试,梦靥从此开始。
在村里待了太长时间,太长时间没有见识到资本主义的好了。所以两兄弟对去美国都有些期待,一个准备在费城看76人,一个准备TD花园看凯尔特人。怎么样举块牌子写从斯威士兰远道而来让欧文大帝签名合照都准备好了。一面满脑子都是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一面开始准备美签。办过美签的都知道,表格二十分钟自动刷新的机制是多么令人讨厌,但姑且就当他为安全考虑吧,硬着头皮一个多小时也填下来了。时间很快到了第一个周三,我兄弟踏上了征程。回来以后,没说话,我看到他没来吃饭才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一问结果拒签了。理由是和斯威士兰没有强关联。我当时还没放心上,觉得这奇奇怪怪的理由是因为访友这个理由不够充分。我这边文件应有尽有应该没什么问题。时间过的很快,一个礼拜一眨眼就不见了,去面试的那天特意调整了作息,10点半就睡了,早上搭着六点四十五的校车去镇里,又坐了半个小时的当地交通,终于到了美国大使馆。
进去面签的时候除了要用的文件外,其他全部要放在外面。因为地方小,等候区、缴费区和面试区都是在一起的。稍微观察了一下,周围有一对印度夫妇,有一个黑人家庭,两个东亚或者东南亚面孔。我是这些人里最晚一个面试的,前面面试的都顺利拿到了签证,有去美国看儿子的,有去读书的,有去参加商业活动的。轮到我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跳的很快,深呼了一口气,走到窗口。面试我的是一个中年白人男性,前面的几个问题就是基本信息。你去美国干嘛?你去英国干嘛?你在斯威士兰待了半天多久?突然,他问我:“如果你拿不到签证会怎么办?”脊背一阵发凉,人有些呆住了,颤颤巍巍地说:“那我没法参加这个比赛了。”感觉到一丝不对的我,赶快把就读证明,邀请信和日程安排塞了进去。他翻了一下,然后开始在电脑上打些什么东西。没过多久,从文件底抽了一张文件出来,签了字递给我,我不用看就知道是拒签信。一瞬间,腿好像站不住了,趴着柜台才能勉强支撑住,心里某个地方好像破裂了。竭尽着最后一丝力气争取,但他很严肃的告诉我不再接受任何文件了,也告诉我我被拒签的理由是因为我和斯威士兰没有强关联,在这里只待了两个月,去了美国没法证明我会回到斯威士兰,同时因为我现在是独自在外求学,所以中国的关系也并不强烈。心里是极度的绝望和不理解。把这个消息告诉队友们,他们以为我在骗他们。在回学校的车上,一直在发消息,和队友发,和兄弟发,和爸妈发。所有的计划和准备一瞬间全部清零。
回到学校的时候又爆发出了陈氏狠劲,不服啊,真不服。在数学课上查了一节课签证申诉,和爸妈联系国内中介看看能不能申诉,找学校老师看看能不能通过学校的关系协调一下,联系CTB看看他们能不能从美国方面做担保,甚至打了南非大使馆咨询。然后各种窗口一个接着一个的关上,国内中介说不做国外,学校说你现在没法改变学生这个环境,如果要学校施压只会对你不利。CTB说没办法做担保,最多给使馆发正式邀请信和具体安排,大使馆告诉我这是他国主权。国内的队友都已经拿到签证了,慢慢慢慢好像也接受了拒签这个事实。开始自嘲:CTB史上第一个被拒签的案例,不管怎样,这个第一还是捞到了。以前天真啊,总觉得只要自己认真,世界上所有问题都会有解决方法的。现在明白了,这世上,有些东西真不是随着你心意而动的。
虽然心态有点微崩,但也不想去批判斯威士兰美国使馆了,人家也是按规矩办事,排除有移民倾向的外国人,没什么好谴责的。联想到最近开始的贸易战,很多时候,大国决策大国角力,对大国来讲肯定有损伤,但受伤更多的还是普通民众。其实现在最对不起的还是队友们,全国决赛就不在他们身边,没有办法一起经历宠辱,本来北美可以好好干干活了,现在又得当场外援助了。希望他们能带着我的不甘与鼓舞,去投入这比赛当中吧。
B签的故事还没结束,也不知道身上背了一个拒签的我,还能不能在国内申到美签了。
水煮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