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艾滋病,这些和艾滋病有关的数据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今日(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疾控艾防中心发布的年预防艾滋病最新核心信息了解一下吧!

01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异性传播约占70%。

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

吸食新型毒品会使人严重丧失判断力,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

国家监测数据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每人中约有8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

02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采取安全性行为,远离艾滋病侵害。

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提高对新型“换装”毒品的辨识力,毒品可能化身成“可乐”、“奶茶”、“糖豆豆”,要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远离毒品,保持身心健康。

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应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03

如果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

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对维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个人经常发生艾滋病感染风险较高的行为,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建议每年至少2次,及时了解感染状态可以尽早治疗,越早治疗身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最好。

青年学生处于性活跃期,应学习和掌握性健康知识,了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可能面临的艾滋病感染风险,是避免感染的关键,一旦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要及时主动寻求检测。

为维护个人和家庭健康,在结婚和怀孕等关键时期,夫妻双方应积极进行艾滋病检测,少一分担心,多一份安心。

在不了解性伴是否有艾滋病的情况下,与其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存在感染风险,双方都应进行艾滋病检测,确保彼此的健康。

04

我国各地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

都设有艾滋病检测点,

可以提供专业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

也可购买正规的自检试剂进行自我检测。

各地疾控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为有需要的个人提供免费和保护隐私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

我国已经批准上市艾滋病尿液自检试剂,可以在家进行自我检测。

如自我检测结果呈阳性,一定要去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进行确证,并接受咨询和后续治疗服务。

05

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关心关爱受艾滋病影响人群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艾滋病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他(她)们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营造和形成一个友善、理解、尊重的社会支持环境能够帮助感染者积极主动检测和治疗,共享健康生活。

06

感染艾滋病后要避免传播他人,

故意传播艾滋病将受到法律制裁。

感染艾滋病后要主动将感染情况告知自己的配偶和性伴,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他人感染。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仍卖淫、嫖娼或者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人感染艾滋病,将被依法以故意伤害罪惩处。

此外,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年HIV防控新目标也了解一下吧!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年HIV防控新目标

年目标的重点如下,包括实现HIV服务、生殖及性健康服务的高覆盖率,消除惩罚性法律和政策,并减少污名化和歧视。这些目标的设置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尤其聚焦风险最高的人群和边缘化人群,包括年轻女性和女童、青少年、性工作者、跨性别者、注射吸毒者和男同性恋以及其他男男性行为者。

新的HIV服务目标还包括要为HIV感染者和高风险人群中的各个子人群的95%以上提供HIV服务。通过采取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并聚焦热点问题,各国将更好地控制HIV疫情。

年的目标也要求我们营造有利于有效应对HIV的良好环境,并引入了宏伟的反歧视目标,目标是将拥有惩罚性法律和政策的国家降至10%以下,将遭受污名化和歧视的HIV感染者或受其影响的人减少到10%以下,将遭受性别不平等和暴力的人减少到10%以下。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年HIV防控新目标

新冠疫情使得我们的艾滋病防控工作进一步远离既定轨道,年的目标已无法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敦促各国从卫生投入不足的局面中汲取教训,加快全球行动,以终结艾滋病和其他疾病的大流行。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世界艾滋病日报告《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终将战胜疫情》,呼吁各国加大投入、支持各项疾病大流行的响应力度,并制定一套大胆、宏伟且可行的新阶段HIV防控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将帮助全世界重回正轨,在年前终结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全球应对艾滋病的努力便已脱离既定轨道,新冠病毒的快速蔓延更是让境况雪上加霜。根据新冠疫情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长期影响模型的显示,新冠大流行会导致在-年间全球额外新增,-,例的HIV感染病例,以及69,-,例艾滋病相关死亡病例。“无法为以权利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HIV全面防控提供充足资金是全世界的败举,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温妮·拜安伊玛说。“仅仅实施政治环境可接受的项目既不能消灭来势汹汹的新冠大流行,也无法终结艾滋病。将全球HIV防控工作带回正轨需要以人为本,需要清除疫情滋生的土壤——不平等。”为重回正轨制定新目标尽管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等撒哈拉以南的部分非洲国家表现出色,实现甚至超额完成了年预定的目标,大多数国家仍然无法完成目标。表现出色的国家给其他国家起到了领路人的带头作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其合作伙伴一起总结了这些国家的经验,并融入到年“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之中。年目标的重点如下,包括实现HIV服务、生殖及性健康服务的高覆盖率,消除惩罚性法律和政策,并减少污名化和歧视。这些目标的设置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尤其聚焦风险最高的人群和边缘化人群,包括年轻女性和女童、青少年、性工作者、跨性别者、注射吸毒者和男同性恋以及其他男男性行为者。新的HIV服务目标还包括要为HIV感染者和高风险人群中的各个子人群的95%以上提供HIV服务。通过采取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并聚焦热点问题,各国将更好地控制HIV疫情。年的目标也要求我们营造有利于有效应对HIV的良好环境,并引入了宏伟的反歧视目标,目标是将拥有惩罚性法律和政策的国家降至10%以下,将遭受污名化和歧视的HIV感染者或受其影响的人减少到10%以下,将遭受性别不平等和暴力的人减少到10%以下。战胜全球大流行对HIV和其他疾病大流行的投入不足和行动不力让我们遭受了新冠疫情的重击。如果我们的卫生体系和社会安全网更加稳固强大,世界原本可以更有效地减缓新冠病毒的传播并抵御其影响。新冠疫情的影响表明在卫生领域中投资不仅可以拯救生命,也会为强大的经济打下基础。无论经济处于蓬勃发展中还是危机四伏时,卫生和HIV项目必须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战胜这样的大流行病。”拜安伊玛女士说道。“只有通过加强全球团结、共担责任并推动使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的防控响应,才能战胜如此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共同承担,一起努力。”好消息是:我们在应对HIV时培养的领导力、建设的基础设施和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对抗新冠疫情。HIV的防控经验保障了我们面对重大挑战时的服务连续性。各社群对新冠疫情做出的应对表明我们通力合作可以取得极大的成果。此外,全世界必须从HIV的防控进程中吸取教训: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的感染者在等待治疗药物中死去。即使现在,超过万的人依然无法接受HIV治疗,在年有万人由于无法获得必要的服务而感染HIV。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头、大力倡导开发“人民的疫苗”,遏制新冠病毒。有效的新冠疫苗近在眼前,但是我们必须确保这些疫苗不会成为富裕阶层的特权。因此,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合作伙伴呼吁制药公司公开分享技术和知识,不设专利壁垒,让全世界各地大规模、快速地生产有效疫苗,保护所有人。

艾滋“密接”知多少

“密接”

PROFILE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疫情,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成了一个新的热词。那么,你知道吗?除了“新冠”,艾滋也有“密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艾滋的“密接”是怎么发现和处置的。

Q1

什么是艾滋病“密接”?

艾滋的“密接”是指在无保护的情形下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发生高危行为者,如共用注射针具静脉吸毒、未使用安全套发生同性或异性性行为等。

Q2

如何发现艾滋病的“密接”?

密接”的排查和管理是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方式,对于艾滋病的防治,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很关键,几乎不影响寿命。怀疑自己有暴露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行为的人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成了“密接”。此外,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的配偶和性伴等主动开展溯源检测也是有效发现“密接”的重要途径。

Q3

不小心成了“密接”怎么办?

艾滋病可防可治。如果不小心成了艾滋的“密接”,不要慌张,在发生HIV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72小时,用药疗程为连续服用28天,以减少HIV感染的发生。此外,怀疑成为“密接”4-6周后可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的VCT门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咨询和检测,一旦确证感染及时进行治疗。

Q4

洁身自爱,莫做“密接”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性观念,性行为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我的健康我做主”,远离毒品,洁身自爱,莫做艾滋的“密接”。

让我们行动起来,

共同抗击艾滋病,

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主办:普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协办:普洱日报社

?来源:普洱日报社融媒中心

?来源: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xcsjyyy/53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