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

炎热的夏季不知不觉的到来了,天气潮湿多雨及人体大量出汗,电击事件增多。雷击多见于户外劳动的农民、建筑工人和运动员等。除洪水外,雷击伤害位于天气相关(沙尘暴、寒潮、大风、霜冻)伤害的首位。夏季用电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发生,今天要和大家讲解一下电击伤。

一定量电流通过人体引起不同程度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或猝死成为电击伤,俗称触电。电击包括低电压(≤mv)、高电压(mv)和超高电压或雷击(0万伏以上)3种类型。意外电击常发生于工作或生活中违反用电操作规程者。风暴、地震或火灾致电线断裂也可遭受意外电击。绝大多数电击发生于青少年男性和从事电作业者。

发病机制:电击对人体的损伤程度与接触的电压高低、电流类型、电流强度、频率高低、触电部位皮肤电阻、触电时间长短、电流体内途径和所处环境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电击时,产生的电阻由电流经过体内途径决定。人体组织电阻由小到大依次为神经、血液、粘膜、肌肉、干燥皮肤、肌腱、脂肪和骨骼。V以下交流电较直流电危害性大,它能使肌细胞膜除极导致肌肉持续痉挛性收缩,使触电者的手紧紧握住电源线不能脱离开电源,故交流电对人体伤害较直流电更大。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损伤也不同,低频交流电(15-Hz)较高频直流电危害性大,50-60Hz低频家用交流电更易引起心室颤动。电流强度为60-mA时,可发生心室颤动。点击损伤包括直流电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和电阻产热引起的组织和器官损伤:如皮肤及皮下组织烧伤;深部组织(肌肉、脂肪和肌腱等)局部水肿,压迫营养血管引起闭塞,发生缺血和坏死;接触超高压电能使组织迅速炭化;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会立即引起呼吸、心搏停止,导致死亡。大多数高压电击伤是热损伤,其组织学显示为凝固性坏死。尸检发现,高压电击致死者,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组织器官均有充血、水肿、出血及坏死。

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轻度电击者,出现惊恐、心悸、头晕、头痛、痛性肌肉收缩和面色苍白等。高压电击特别是雷击时,发生意识丧失、心搏和呼吸骤停。幸存者遗有定向力丧失和痫性发作。部分患者有心肌和传导系统损伤,心电图显示非特异性ST段降低、心房颤动或心肌梗死改变。大面积体表烧伤或组织损伤处体液丢失过多时,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直接肾脏损伤、肌肉组织坏死产生肌球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及溶血后血红蛋白尿都能促发急性肾衰竭,脱水和血容量不足时更能使病情加速或恶化。

2、局部表现:触电部位释放电能最大,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最严重。电击处周围皮肤组织烧伤较轻。如有衣物点燃可出现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电流通过途径的组织和器官可发生隐匿性损伤。高压电击时,电流入口处烧伤严重,烧伤部位组织炭化或坏死成洞,组织解剖结构清楚,常发生前臂腔隙综合征。因肌肉组织损伤、水中和坏死,肌肉筋膜下组织压力增加,出现神经和血管受压体征,脉搏减弱,感觉及痛觉消失。由于触电后大肌群强制性收缩,可发生记住压缩性骨折或肩关节脱位。

3、并发症及后遗症:点击后24-48消失常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如心肌损伤、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障碍;吸入性肺炎和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或穿孔、麻痹性肠梗阻;DIC或溶血;肌球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衰竭;骨折、肩关节脱位或无菌性骨坏死;大约半数电击者有单或双侧鼓膜破裂、听力丧失;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点击后数天到数个月可出现上升或横断性脊髓炎、多发神经炎或瘫痪等;角膜烧伤、视网膜剥脱、单侧或双侧白内障和视力障碍。孕妇电击后,常发生流产、死胎或宫内发育延迟。

治疗:

1、切断电源:发现点击病人后,立即切断电源,应用绝缘物将病人与电源隔离。

2、心肺脑复苏:对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CRP,挽救病人生命。对所有电击病人,应进行48小时心电监测,以便发现点击后迟发性心律失常。对于心律失常者,选用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

3、急性肾衰竭: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维持尿量50-75ml/h。出现肌球蛋白尿时,维持尿量-ml/h。同时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使血pH维持在7.45以上,预防急性肾衰竭。严重肌球蛋白尿病人恢复有效血容量后尿量仍未增加时,可在乳酸林格液1L中加入甘露醇12.5g。尿内肌球蛋白消失后即停用甘露醇。热灼伤者常有严重血容量不足,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前避免静脉输注甘露醇。严重急性肾衰竭时,根据病情进行血液透析。

4、外科问题处理:对于广泛组织烧伤、肢体坏死和骨折者,应进行相应处置。坏死组织应进行清创术,预防注入破伤风抗毒素(U).有继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对腔隙综合征病人,如果腔隙压力超过30-40mmHg,需要行筋膜切开减压术。对于肢体电击伤后深部组织损伤情况不明者,可应用动脉血管造影或放射性核素扫描术检查,指导治疗。

预防:

1、普及宣传用电常识,经常对所有电器和线路进行检查与检修。

2、雷雨天气应关好门窗,留在室内,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的电视、音响等电器。

3、从事室外工作者,切勿站在高处或在田野上走动或在树下避雨;不能接触天线、水管或金属装置。

4、在空旷场地遇到雷电时,立即卧倒,不宜打伞,远离树木和桅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xcsjyyf/39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