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是怎么回事这五个方法,拯救耳鸣日

耳鸣一直被称为耳科三大难题(耳鸣、耳聋、眩晕)之一,据调查,不同人群耳鸣的患病率为3.0%-30.3%不等。

我国至少有1亿耳鸣患者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有些人的症状轻,完全不影响生活,有些人症状比较严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会引起失眠、焦虑等其它问题。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一种主观感受,正常人也会出现生理性耳鸣。当你用手捂住耳朵,或者侧躺压住耳朵时,总能听到“嗡嗡”声,把耳朵放开,或者翻身了之后,耳鸣就没有了,这种就叫生理性的耳鸣。

我主观觉得耳朵不舒服!

如果耳鸣像蝉鸣一样响,并且持续存在,那可能是耳朵出现问题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耳鸣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而这些异常往往是由神经重塑所导致。

比如,在坐火车时,刚开始你会觉得车轮与轨道的声音很吵,但是过了几分钟之后,你就会适应这种声音,你会觉得车轮声似乎也不那么响了,你甚至可以不受它的影响安然地入睡。这就是大脑接收到车轨上的声音刺激发生了神经重塑的结果。

神经的可塑性是神经系统的一个特性,其神经重塑活动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当神经重塑活动导致大脑细胞水平的功能改变和信息的通路重建发生异常时,就有可能引起耳鸣。

我居然听懂了,神经重塑理论!

大约60%的耳鸣,经过耳鼻喉科检查、听力学检查是能够确定或基本确定病因的。

耳鸣的病因有很多种,可能是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听觉中枢)的疾病造成的;或者是由于心血管疾病、颈椎病、神经系统疾病带来的“并发症”;一些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也可引起耳鸣。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耳鸣都有哪些危害?

耳鸣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耳鸣会影响我们听力和日常沟通。当与他人交流时,非常响的耳鸣常常会使人分辨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其次,耳鸣会影响健康睡眠作息。耳鸣在夜深人静时会响的很厉害,往往使人难以入眠。

上班了,你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耳鸣还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长期严重耳鸣可以使人产生心烦意乱、忧虑、焦急、抑郁等情绪变化。

由于耳鸣的发病机制尚未弄清,耳鸣的彻底根治一直很棘手。日常生活中,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耳鸣、耳聋。

如何预防耳鸣?

放松心情!让我们开心起来

平时,心情不要太焦虑、太压抑,年轻人工作不能太紧张、太劳累,都容易导致突发耳鸣。所以放松心情、舒畅情绪对耳鸣的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嗨起来,都听我的!

减少噪音刺激

长期暴露在噪音中的工作者要佩戴防护耳罩、耳塞,阻隔噪声的传播。过多接触噪声是最常见的损伤听力的因素之一。

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治疗耳鸣的药物种类比较多,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就是扩血管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如果耳鸣相对较严重的话,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答应我,话可以乱说,药千万别乱吃!

谨记,某些药物的滥用和错误使用会引起或加重耳鸣、耳聋,平时一定要听从医嘱用药,不要自行购买使用。

合理使用耳机

耳机是当代年轻人路上打发时间的好伙伴,在选择耳机方面,不建议长时间使用入耳式耳机。因为这种耳机对耳朵的传导和感音结构有直接的刺激作用,精神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容易损伤听力。

年纪大了,耳朵真的不好使了!

另外,使用耳机时间不要持续太久,音量不要太大。尤其在嘈杂环境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这些都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作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注重营养均衡。

买,你喜欢的,都可以买!

其实,耳鸣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要重视起来!如果你一直耳鸣,而且耳鸣严重影响了你的情绪、工作、学习和生活,或短期内发生了严重的耳鸣,请一定要及时治疗,切勿延误病情。

欢迎转发分享给身边被耳鸣困扰的朋友,小编我都很少戴耳机了,主要是因为领导真的很喜欢室内散步呢!

本文图片/动图均来源于网络

END

参考文献:

1.李欣,龚树生.耳鸣研究进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32-35.

2.刘蓬.对耳鸣疗效评价的思考[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43(2):-.

3.FolmerRL,SUSANE.GRIEST,MARYB.MEIKLE,etal.Tinnitusseverity,loudness,anddepression[J].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1):48-51.

4.耳鸣小问题或引发大毛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xcsjywh/43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