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梅尼埃病,怎么诊疗及管理

“梅尼埃病的诊疗管理声明”

问题来源:

今日一名护士小姐姐自述近期发作性眩晕,哭哭啼啼地来看病

细问之下,持续耳鸣,且随着耳鸣的波动性加重,眩晕症状有所加重,持续数小时不等

耳鼻喉科也看过了,营养神经的药物也吃上了,倍他司汀也整上了,小姐姐依然担心的要命,生怕自己走路跌倒。

一套检查做下来,中枢的问题不考虑,周围性眩晕的可能较大,梅尼埃病就蛮符合。

那今天的问题就是来看看梅尼埃病如何诊疗及管理

一、梅尼埃病肯定诊断

①眩晕至少发作2次,持续20分钟-12小时;

②在眩晕发作之前、同时或之后患耳至少1次记录到低-中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③波动性耳部症状(听力下降、耳鸣或耳胀满感);

④通过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症。

(这个小姐姐这几点都很符合)

梅尼埃病可能诊断:

①眩晕至少发作2次,持续20分钟-24小时;

②波动性耳部症状(听力下降、耳鸣或耳胀满感);

③通过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症。

(区别在哪呢?眩晕持续时间和纯音听力结果,而且梅尼埃发作不超过24小时)

二、鉴别诊断:

①可以有听力波动的眩晕,包括前庭性偏头痛、耳梅毒、急性迷路炎;

②自身免疫性内耳病;

③前庭神经鞘膜瘤;

④前庭神经炎、假性前庭神经炎、卒中等。

(所以要注意误诊)

重视前庭性偏头痛(VM)的评价

①病史:大多VM患者比MD患者年轻,且女性比例高,多有偏头痛家族史;

②诊断:

VM的前庭症状5分钟-72小时;

必须出现符合VM诊断标准中的主要头痛及次要症状特点,才是真正的VM。

在MD的发作中也可能会出现偏头痛、恐光、偏头痛先兆等表现,患者同时符合2个标准时诊断为“二元”疾病共病。

当MD与VM难于鉴别时,首选无创性治疗,而不是手术尤其是破坏性手术。

(时间,电测听,很重要)

三、电测听怎么解读:

MD的肯定诊断“低、中频听力损失”是指频率≤Hz的听力减退。

MD通常(最初)单耳起病,患者常出现非对称性听力损失,两耳的PTA(、、Hz的平均阈值)差异>15dB,或两耳WRS差异>15%。

部分MD患者最终可累及双耳,记录双耳的听力损失不仅可确定MD最初受累耳情况,还可记录对侧耳的潜在异常。

四、MD与影像学

内听道和后颅窝的MRI检查。

①可以早期排除内耳或蜗后病变;

②通过经鼓室(IT)、经静脉(IV)、经咽鼓管投放钆造影剂后所行的延迟MRI可以显示内淋巴积水。缺点在于费用昂贵、造影剂风险、有创等

(并非所有的MD患者都可显示内淋巴积水,故MRI检查目前尚不能作为MD临床实践的常规检查方法。)

五、前庭功能、电生理检查在MD诊疗中的作用(非常规,非必须)

①半规管功能检查。

仅可用于评估双侧前庭功能减退及前庭外周疾病的代偿情况。不应通过常规的前庭功能测试作出MD的临床诊断,

②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

评估和研究前庭功能状况、病理和疾病发展阶段以及治疗有效的相关性。

③耳蜗电图:

MD是一种临床诊断,不需要常规行耳蜗电图检查。

④利用甘油的高渗作用进行甘油试验

甘油给药后,患者纯音测听结果显示内耳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证实其存在耳蜗内淋巴积水,对诊断梅尼埃病有一定意义,但其阳性率低,存在一定局限性。

六、MD患者的健康教育

告知MD的长期影响,如:听力丧失、前庭/平衡问题和耳鸣;应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并说明每种选择的风险和收益;

进行破坏性手术之前,应告知患者梅尼埃病确实会影响对侧耳。

鼓励患者记录症状、诱因和缓解因素,并强调持续跟踪的重要性。

七、MD急性发作期

①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会透过血脑屏障与组胺、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眩晕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乘晕宁(25-50mg/6h)、氯苯甲嗪(12.5-25mg/8h)、苯海拉明乘晕宁(25-50mg/6h),异丙嗪为常用注射药物,这些药物抑制眩晕的效果也近似,副作用是:嗜睡、口干和尿潴留。

②苯二氮卓类药物是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常用的有:安定(2-10mg/8h)、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缺点是易出现药物依赖;阿普唑仑因快速抗药及停药后的并发症,不建议使用。

③抗胆碱能类药物(东莨菪碱和阿托品)易出现副作用、药物毒性和停药效应,通常不用于MD的急性眩晕控制。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任何一种药物控制眩晕效果更优。

八、减少或预防MD发作

钠、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过量、变态反应的诱发因素和精神压力

限钠、最好不超过1.5克,限/禁咖啡因和限酒

针刺治疗,还可联合中药内服、艾灸治疗、穴位贴敷、耳针疗法、穴位注射等多种内外治法,

利尿剂的维持治疗

包括噻嗪类药物(可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保钾类(抑制集合管内的钠钾交换)、袢利尿剂(抑制钠的重吸收)和碳酸酐酶抑制剂(增加钠、钾、碳酸氢盐和水的排泄)。

临床医生应该监测服用利尿剂患者的电解质和血压,开始治疗后应定期随访、评估,并监测药物耐受性或副作用;没有明确的治疗疗程,症状减轻后,临床医生要考虑减量甚至停药。

九、鼓室注射激素治疗(ITS)

对于非侵入性治疗无效的、活动性梅尼埃病(MD)患者,临床医生可提供ITS治疗方法;

十、ITG治疗

庆大霉素对前庭功能的损害明显多于耳蜗,控制眩晕的同时,较小损伤听觉功能,有时耳鸣可以获得改善

告知ITG后的风险、表现及应对措施;治疗前、后要详细评估患者的听力和前庭功能,采用VEMP和vHIT作为评估疗效的主要方法。ITG治疗后需要前庭康复,老年人的康复过程会长达数月,部分患者遗留长期的失平衡和头晕感。

十一、MD外科手术治疗

①保存听力的手术-内淋巴囊手术的价值。涉及内淋巴囊的手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内淋巴囊切开、内淋巴蛛网膜下腔分流、内淋巴乳突分流和内淋巴减压。

②破坏性外科治疗。对于单侧晚期MD患者无可用听力、长期保守治疗难以控制持续存在的眩晕、特别是伴致残性Tumarkins耳石危象(跌倒)者,排除并发前庭性偏头痛或焦虑等原因后,迷路切除术是唯一可靠的治疗方法。

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姿态不稳或头晕,手术耳可能出现耳鸣或耳鸣加重;手术风险包括脑脊液漏、面瘫等。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中枢前庭功能代偿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以及如果对侧继发MD可能导致双侧前庭功能障碍。

十二MD慢性失衡应选择前庭康复(VR)治疗

MD急性发作时不推荐康复治疗

主要治疗目的是减轻慢性眩晕症状,缓解平衡相关症状、提高姿态维持的稳定性、促进前庭代偿,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平衡功能障碍

十三、MD患者的听力康复

设定适当的短期和长期预期。根据双耳听力损失的程度,分别可选择传统助听器、交叉式助听器、双耳交叉式助听器;当一侧重度以上聋而另一耳听阈小于20dBHL时,可以考虑骨锚式助听器。如果耳聋程度严重到助听器无法解决时,可以考虑人工耳蜗植入。

来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年第28卷第5期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xcsjyhl/68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