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主治内科疾病:如脑卒中、吞咽困难、高血压、痴呆、癫痫等
骨伤、风湿免疫科疾病:如颈椎病、腰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痛经、缺乳等
男科疾病: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儿科疾病:如脑性瘫痪、多发性抽搐症、消化不良、遗尿症等皮肤科疾病:如网状淋巴管炎、荨麻疹、湿疹、寻常痤疮等外科疾病:如急性状淋巴管炎、急性乳腺炎等五官科疾病:如鼻炎、咽炎、扁桃体、视神经萎缩等精神科疾病:如失眠、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急症:如高热、一氧化碳中毒等其他病症:如戒断症状、肥胖症等
醒脑开窍针刺法特色简单:全身主要取穴仅60多个,辩证灵活,取穴精少。
易学:以面代穴,零基础即可操作。无痛:针刺选用普通毫针,基本无痛。安全:取穴多在四肢,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特效:立竿见影,秒杀疼痛。列举:7分钟降血压(现场测量),5分钟缓解心绞痛,5-7分钟急救脑中风。◆◆◆
年4月开办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专题科研新进展16岁以下小儿脑瘫、脑血管疾病专题培训班,中康整理一份专题材料共享给大家。
儿科疾病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等。脑瘫的直接病因是在脑发育成熟前,南损伤和(或)发育缺陷导致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症。脑损伤和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近来认为,70%~80%的脑瘫发生于出生前,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原因不明。
中医学中没有脑性瘫痪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处于中医“五迟”,“五软”的范畴。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者,以及患儿有难产窒息史、药物损害因素、家族史或其他疾病史等。病机可概括为正虚和邪实两方面。正虚是肝肾不足,元气不充,而致脉络不畅,肢体不用,脑髓空虚;邪实为痰瘀阻滞经络,而至心脑神明失主。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
1)粗大运动发育落后:抬头、翻身、坐、爬、站立等发育明显落后。
2)精细运动发育落后:见物主动伸手、伸手主动抓物、手指捏物等精细动作明显落后。
3)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肌张力过高或过低,不能完成自主运动模式,出现异常运动模式。
4)主动运动减少:①新生儿期吸吮能力差,很少啼哭;②2~3个月双腿蹬踢少或单腿蹬,手活动少和无爬行等基本动作。
(2)异常姿势:如持续头易背曲、斜颈、四肢痉挛、手喜握拳、拇指内收、上臂常后伸、尖足、剪刀步和角弓反张等。
(3)肌力低和肌张力改变:肌张力增高、降低或混乱。
(4)异常反射:原始反射延迟小时、保护性反射不出现或减弱,可出现病理反射。
2、诊断
(1)必备条件:①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②姿势异常,包括动态和静态情况下的姿势异常;③肌力和肌张力的改变。
(2)参考条件:①反射异常;②引起脑瘫的病因学依据;③头颅影像学佐证;④排外遗传代谢病和进行性疾病。
(1)智力低下:出现在发育年龄阶段,即18岁以下,智能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正常水平,即智商低于均值以下两个标准差,在70岁以下,并同时存在适应功能缺陷或损害。
(2)脑蛋白营养不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步态不稳、语言障碍、视神经萎缩,1~2岁发病前运动发育正常,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芳香脂酶A活性明显降低是该病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3)婴儿型脊髓型肌萎缩症:出生时一般情况良好,3~6个月后出现症状,肢体活动减少,上下肢呈对称性无力,进行性加重,膝腱反射减弱或难以引出,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智力正常。
1、治则
开窍益智,培补肝肾,补益气血。
2、配方
(1)经穴刺法
1)主穴:百会、四神聪、头维、风池、华佗夹脊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2)配穴:脾肾虚弱者,加脾俞、肾俞、气海;阴虚风动者,加肝俞、太溪;控头不佳者,加大椎、天柱、完骨;语言不利、吞咽障碍者,加地仓、廉泉、承浆;上肢活动不利者,加肩髃、臂臑、外关、合谷;下肢活动障碍者,加环跳、阳陵泉、解溪、太冲。
(2)头皮针疗法:’额中线、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颞后线、枕下旁线。
(3)舌针疗法
1)主穴:附蒂穴、劈中穴、脑枢穴、脑灵穴、脑明穴。
2)配穴:选取与患病部位相应的舌针穴位。如见四肢症状严重者,加手穴、前臂穴、肘穴、肩穴、足穴、小腿穴、大腿穴等;如见腰脊胸骶症状者,加腰穴、胸穴、骶穴、尾穴等。
(4)耳针疗法
1)主穴:交感、神门、脑干、枕、肾、脾、皮质下、心、肝肾上腺、小肠、胃。
2)配穴:上肢瘫痪者,加肩、肘、腕、指;下肢瘫痪,加髋、膝、踝、跟。
3、操作
(1)经穴刺法:局部消毒后,以0.25mmX0.25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百会、四神聪直刺0.1~0.3寸,平补平泻法;头维平刺0.3~0.5寸,平补平泻;风池向喉结方向斜刺2寸,捻转补法;华佗夹脊自第1颈椎至第5腰椎旁开5分,向椎体方向稍斜刺,进针1.5寸,捻转补法;关元直刺1.5寸,温针灸。曲池直刺0.5寸,捻转泻法;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1.5寸,捻转补法。留针30min。
(2)头皮针疗法:穴区局部常规消毒后,以0.2mmX25mm一次性不锈钢毫针与头皮呈15°~30°夹角进针,留针30min。
(3)舌针疗法:毫针快速点刺,不留针。
(4)耳针疗法:常规消毒后,选用0.5寸短柄毫针或用特定图钉型揿针。毫针进针时以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进针深度可以穿破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也可用磁珠、王不留行籽等做压迫刺激。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必要时再涂乙醇或碘酒,预防感染。每次选用4~6穴。采用毫针针刺,每次留针20~30min。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刺激2~3次。
4、疗程
经穴刺法及头皮针疗法每日1次,每周5次,3个月为1个疗程。舌针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耳针每日1次或隔日1次;每周贴压2~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日。
脑性瘫痪患儿的损伤,病位在脑,与肝肾密切相关。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肌力、肌张力的异常,治疗应开窍益智,培补肝肾。百会为诸阳之会,通督一身之阳气,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头维为足阳明经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气所发,与百会、四神聪共奏疏通脑络、醒脑开窍、益智之功效;风池,补益脑髓;华佗夹脊穴补益督脉,状身之阳;关元,培元固本;足三里为足阳明经穴,可健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三阴交调补三阴。诸穴配伍,开窍益智、培补肝肾、补益气血。
END
?
历届石学敏醒脑开窍现场视频
4月8日-10日
醒脑开窍针刺法科研新进展—16岁以下小儿脑瘫、脑血管疾病专题培训班;石学敏院士及科研团队;¥;经培训通过考核后颁发中医针灸师或国医名师学术思想传承结业证书;¥;参加培训后可申报中医针灸师或国医名师学术思想传承结业证书。
本次醒脑开窍专题培训将邀请石学敏院士及科研团队(卞金玲主任、高淑红主任等)讲授其学术思想、针刺法的理论内涵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学习班采用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严格规范针刺手法量学,使大家更好的掌握并应用,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通过本专题班专病专治的学习,相信大家在小儿脑瘫、脑血管相关疾病在临床诊疗方面会有极大的技术提升。
推荐阅读:
小儿脑瘫患者的曙光之“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
针灸急救,被淡忘的最好急救术
王文麟无痛正骨技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正骨(教学视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