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复习输血

1.成分输血优点:安全、高效、有效保存、保护血液资源。

全血保存时,粒细胞、血小板和某些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容易受损。

2.红细胞悬液→浓缩红细胞(去除大部分血浆)→洗涤红细胞(不含血浆、血小板、白细胞、抗A、B抗体)、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贫血小板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冷沉淀);

大多数情况下可输红细胞悬液,但当患者体内存在血浆蛋白抗体,输血后严重过敏反应病史时选用洗涤红细胞。

3.失血量<20%(<ml),不输血;

失血量20%~30%(~ml),输红细胞;

失血量>30%(>ml),输红细胞和全血;

卫生部输血指南:Hb>g/l不输血,Hb<70g/l输浓缩红细胞,Hb70~g/l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4.输血不良反应

(1)溶血性不良反映:最严重,发生于输血中或输血后数分钟~数小时,慢性发生于输血后数日,表现为韩战高热、心悸气促、腰背痛、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甚至尿闭,急性肾衰、DIC等。治疗上停止输血、大量糖皮质激素、碱化尿液、利尿、预防休克、肾衰、DIC,必要时透析、血浆置换。

(2)发热反应:由于血液制品中有致热源,受血者多次受血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表现为韩战发热,血压多无变化,需停止输血、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

(3)过敏反应:血液制品中含过敏原、受血者高过敏体质,多次受血后致敏,表现为过敏反应,无发热,需减慢甚至停止输血,抗过敏治疗,解痉,抗休克。引起变态反应的主要血液成分为血浆。

(4)细菌污染反应:采血、贮存环节中被细菌污染,以G-杆菌常见。最容易引起细菌污染反应的血液制品为血小板。

(5)循环超负荷

(6)疾病传播

5.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6.历年真题

(1)下列属于属注血小板禁忌证的是: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B血小板功能障碍

C血小板减少患者手术前输注血小板

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大量输血所致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答案:D

(2)输血后7~14天发生的输血并发症是

A非溶血性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B变态反应

C迟发性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答案:C

(3)输血引起的急性溶血的特征性表现

A尿呈深黄色,尿胆原阳性

B尿呈酱油色,尿胆原阳性

C尿呈深黄色,尿胆原阴性

D尿呈酱油色,尿胆原阴性

E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高并出现幼稚红细胞

答案:B

(4)去除血液中白细胞可有效预防的输血不良反映是

A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B变态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E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答案:A

助手君正在遭遇台风,大家那里还好吗?减少出门,安全第一哦。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

执考助手

「每天看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德国强力白蚀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xcsjyhl/17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