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探索的户外人,总能见到各种常人难见的景象。但对于手残党来说,眼前所见极致“魅惑”,拍出来却满是“龌龊”,每每想起都心痛不已。
还好,有一群执着于户外的摄影师,在用光影发掘着、记录着、传播着户外的魅力,让我们得以享有一场场视觉盛宴,也更有底气告诉身边人:
“看,这就是我喜欢的户外!”
第十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蔡石
作为户外圈里最能吃苦、最勤奋的专业摄影师,蔡石总是喜欢探索原始淳朴的人文环境及人迹罕至的大美之地,年,他在位于西藏的西夏邦马峰下,遇见一位孤独的牧羊人,于是有了这张照片。
户外,是极致
凡是遥远的地方,都有一种诱惑
美丽或是传说
一样令人心动
第十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蔡石
年,美国亚利桑州的大峡谷(GrandCanyon),户外摄影师蔡石发现一道垂直的彩虹,迅速用相机定格了当时的场景。
无所谓山高水远,道阻且长
暗夜漫漫,雨雪风霜
极致的体验,极致的风光
第十一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小蜗牛
从徒步越野到攀岩攀冰,从白水漂流到雪山攀登,因为对生活的爱和梦想的执着,小蜗牛(张佰强)拍遍了西部旷美的荒野,即便屡次与死神擦肩也从未退缩放弃。他的每一次拍摄都注入了自己对户外极限运动的理解,都能展现自然环境与人物的密切关系。
户外,是回归
所有跋涉,都有自己的方向
有过太多混乱和虚无
这一次,走向山野,走向自我
第十一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小蜗牛
攀登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附近都日峰。
第十一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小蜗牛
荒原之光。
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声音
每一颗流星划过、每一次云海汇聚
都是神秘而真实的暗示
第九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陈业伟
作为全球首位独立完成14座海拔米级雪山行走拍摄的摄影师,陈业伟十年如一日,深入地球上最神秘诡谲的雪山密集之地,拍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14座米级巍峨雪山。
第九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陈业伟
喜马拉雅背夫。
户外,是发现
躁动归于平静、沉默终于爆发
户外是释放,是速度和激情
也是成长,是科学和克制
第八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吴越涛
上图是速降车手李显一过弯时的情景,大逆光下太阳的七彩光斑极为绚丽,车手的运动轨迹正好符合光束放射的角度。这不是一张偶然的照片,摄影师用了几分钟来试光,在侧面给车手用了一盏灯来照亮他,使用超广角和低角度来夸张效果,和车手反复交流创作思路,连续拍摄了好几张,最后终于得到这张满意的照片。
第八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吴越涛
一名车手急速从一条林道中冲出,摄影师使用了一盏背光来照亮车手的轮廓,整个场景很幽暗,色调偏冷,而打在车手身后的光用了暖性光,反差中更突出车手;没有照亮车手的面部,更增加了一些车手的神秘感。
发现自己有无穷潜力,也发现自己渺小如蚁
发现这个世界远远大于自己的生活
发现还有许多别样的美丽值得探索
第八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超人
作为攀岩、攀冰、滑雪等极限运动爱好者,超人(赵伟)也是国内较早开始从事攀登类影像记录的摄影师。从最初单纯的个人爱好到如专业成熟,赵伟想做的,就是以国际水准的户外影像揭示极限运动的非凡之美。
第七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老妖
原本是一名注册会计师的老妖(刘海滨),出于对自行车运动的热爱走上了自行车运动摄影的道路,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顶尖职业自行车赛事摄影师。上图为凯路仕山地车联赛广州站现场,赛前下了一场大雨,层云依然翻滚,老妖在一处下坡转弯处蹲点拍摄,使用超广角镜头,几乎贴到了山地车的后轮上,车手们一个接一个飞速通过,泥巴无情飞溅,老妖的相机最终损坏。
户外,是收获
所以,继续走吧
和自己的心
也和那些心意相通、性命相托的人
第六届金犀牛户外影像奖提名摄影师作品。图/于永刚
摄影师于永刚,圈内人称“大头于”,从事摄影三十余年,涉猎范围广泛,尤以汽车运动与自然环保见长,~年间作为摄影记者采访并拍摄达喀尔拉力赛,首次在中国实现了每日图片报道,掀起中国大众对于达喀尔拉力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