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购物有多野明朝钱越南币在清朝随便花

酝酿了小半年的新版第五套人民币

终于在这个夏天的尾巴

与小学生一起现身江湖了

/上图新版,下图旧版

ps:不管变啥样,我都爱它/

与前几版相比

新版纸币的色彩鲜亮度提升了不少

对此,网友们纷纷调侃道

“就算是大家跪舔的人民币

也不能逃离美颜滤镜的宿命啊”

/外国网友手机里的英国首相鲍里斯/

说到这里,文字君突然发现一件事:

包括人民币在内

为啥世界上大部分货币

印的都是人物头像?

什么样的人才能印在钱上呢?

今天文字君就来跟大家聊聊

货币图案的演变故事

在我国,货币“印头像”这种操作

是近现代“被迫睁眼看世界”后才出现的

历史上大部分时期

则以“刻文字”的形象示人

/铜钱,外号“孔方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特别“崇拜文字”的国家

打文字诞生伊始

就自带着神秘属性

《淮南子》中记载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天塌啦!地陷啦!

仓颉老爷造字啦!”

在九州各地生活着的人们庆贺时

神仙鬼怪也无不被这等奇迹震撼

老天爷感动地下起了粮食雨

鬼神则因不再独享“知天机”特权

前途堪忧地半夜偷偷抹泪

由于文字象征着“神圣威严权势”

又有古人认为“书画同源”

因此,拿文字来作器物装饰

便成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嗜好

/好好上班,挣钱养家/

殷商后期的青铜器

特别是祭器上面,都会刻有“铭文”

到了西周,这一习惯被发扬光大

“在青铜器上刻字记事”就成了家常便饭

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陕西出土的青铜器铭文

大意为“字媒体是个宝,每天瞅眼快乐少不了”/

某种意义上看,钱也属于铜器

所以“钱上刻字”和驾车、射箭一样

成了当时的一项学习技能

战国末期,更是升华为了一种艺术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战国不同时期,齐、楚、燕、赵的货币/

吞八荒,扫六合后

秦国开始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改革

货币统一自然势在必行

始皇帝想用钱来昭告天下

你们都得听我的!

因为秦皇非常信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再加上当时技术所限,也便于携带

“外圆内方”就成了钱的雏形

为中国千年来的货币外形奠定了基调

/秦半两/

至于钱上的文字

由于政治实力和书法艺术

李斯(小篆)都疯狂碾压程邈(隶书)

小篆便成了“秦半两”的钦点字体

但到后来

隶书又凭借方便普适的特性

取小篆而代之

华丽变身“真·中国货币文字之母”

/秦小篆与汉隶/

而正因钱上刻的都是文字

古代老百姓识字率,又低到令人发指

85%+男性和99%+女性皆是文盲

认钱全靠对外形的模糊记忆

所以中国历朝历代都存在着

“当朝流通前朝货币”的现象

以至于“景兴通宝、永盛通宝”等越南钱

也能冒充清朝货币

在新疆乌鲁木齐地界畅行无阻

/据说是一个投降清朝的越南将军带来的

如果文字君不说,你能猜到是越南钱吗?/

哪朝哪国货币有那么重要吗?

一!点!也!不!

反正收付双方都不care文字

只要是铜钱就ok

大家也就瞎花呗

其实,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

古代的中原钱币设计师

也不单纯执着于文字

偶尔心血来潮搞点小文艺小浪漫

在背面添点云啊,鸟啊的图纹

但偏偏没有人物头像

/唐乾元重宝背祥云/

/元代大元国宝背龙纹大钱

不流通,用于驱邪祈福/

即便是自宋问世

被之后历朝所推崇

按理说面积大到画啥都行的纸币

也只有“文字+纹饰”组合

大龙、枝叶、岁寒植物......

各式纹样应有尽有

人物头像就是死活不画

/从左到右依次为

中统元宝交钞、大明通行宝钞和大清宝钞/

那么问题来了

制霸中国货币千百年的文字

咋又让人物头像给异军突起了呢?

清末,伴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巨响

欧洲文明在东方大陆上广泛传播

中国也就此兴起了“钱上印头像”的习惯

世界史中,货币图案大抵分为两大体系:

一是东方的中华体系

另一便为西方的希腊、罗马体系

西方钱币体系,起源小亚细亚

经希腊、罗马传播

影响了近现代欧美各国

/也就是古代的土耳其地区/

西方货币的外形设计

主要由铭文与图案两部分构成

铭文多为记下打制地点、年代

政治领袖及宗教颂词等字

图案则多刻有花鸟、野兽

植物或人物(神话人物、政治领袖)等

/古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四德拉克马大银币

正面:酒神狄俄尼索斯葡萄藤冠头像

背面: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手持大棒和狮皮站像/

最初硬币上出现的人类头像,是亚历山大

自他死后,马其顿帝国分裂

各派为表明自己才是合法继承人

便开始神格化亚历山大

在硬币上刻像,便是其中一项措施

/亚历山大钱币/

自从凯撒大帝

开创了“活人硬币头像”的先河后

罗马钱币便有了“刻当代皇帝”的习惯

/凯撒硬币

顺便,他被刻上硬币不久后就遇刺了.../

于是,各国纷纷效仿这波骚操作

把本国的领袖级人物刻/印在钱币上

/英国的马剑银币,正面是维多利亚女皇

背面是传奇英雄圣乔治/

/美元纸币

正面是政治科技文化“三项全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背面是美国独立纪念馆/

以国家著名人物代表国家形象

便逐渐成为现代货币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明清闭关锁国政策不成

世界贸易往来愈发频繁

当时人们又认为,西方文化确实更为进步

他们的货币图案设计

自然成了我们效仿的对象

我国钱币上出现人物头像

最初是在光绪年间

但奇怪的是,既非光绪也非慈禧

/印有慈禧头像的,多半是假币/

为啥会这样?可能是犯了忌讳

在帝制时代,连直呼皇帝姓名都要挨板子

更何况让堂堂天子抛头露面

出现在纸上供平民百姓使用呢?

既然皇帝太后不行

那哪些人能堪此殊荣呢?

就是那些手握实权的大臣们

诸如李鸿章、张之洞、端方等

以及宣统他爹摄政王载沣

/李鸿章,甚至觉得有些可爱.../

/载沣是集齐7颗龙珠了吗?/

/江苏地区的官银,头像为“锦鲤巡抚”陈夔龙/

这清钞还没咋发行流通呢

大清国就嗝屁着凉了

紧接着,中国进入了“货币大复兴时代”

据有关资料统计

仅官方发行的钞票就超过种

只要是个出点名的人物

不管军阀国父,还是历史神话人物

全能跻身“钞中头像”队伍

/袁大头新钞,由美国承印

还没发行就葬身太平洋了

没两年袁大头也挂了.../

/孙中山头像的钞票/

/孔子头像的钞票/

/伪满洲国的财神纸钞

也太像地府银行发行的冥币了吧?/

最后,我们再把时间线拉回到现代

据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记录

第五套人民币最初有三套设计方案

有古代历史人物系列,如孔子李白等

还有当代领袖人物系列,就是开国元勋

以及单独的毛主席头像

文字君觉得

或许是考虑入世后国际流通的需要

时任央行行长提出了

要采用最后一套“毛主席头像方案”

这也得到了当时总理的肯定

因为人民币上没有英文

所以票面图案最好各国人民都熟悉

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中国钞票

同时也方便我国老百姓辨识,易于防伪

/一晃都20年过去啦.../

想想看,孔子李白这些人

咱们都不一定知道他们真长啥样

更何况外国人呢?

再说辨识度上

也的确是毛主席最广为人知

于是,第三套方案就这么拍板决定了

/时代杂志,和年的毛主席封面/

货币图案的意义十分重大

因为它代表着国家形象

传递着一国的价值观

一般来讲,现行的货币图案分两种

除了印些政治或其他领域的伟人

让你在花钱的时候不要忘记

这些为我们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英雄外

剩下的就是印些绮丽自然风光

随时宣传祖国的大好河山

/50人民币背后的布达拉宫/

不过也有不走寻常路的国家

他们擅于标新立异

总能搞出些与众不同的奇葩货币设计

年,非洲扎伊尔(刚果)当地人民

推翻了总统蒙博托的独裁统治

新政府暂时还没足够的新货币来流通

他们便实施了“老钞票再利用计划”

嗯,你没看错

将前总统的头像进行“挖空处理”

再直接用于市场流通

可真真是个小机灵鬼啊!

年,帕劳共和国发行了一种银币

上面印有圣母玛利亚的头像

并伴有一个微小的水瓶

一年后,此货币还进行了2.0版更新

据说里面装着的

是从法国露德的山洞里取出的圣水

那这有啥讲究吗?

太有讲究了,因为年前

圣母玛利亚曾在该山洞显过灵

▽ 

推出“和平队计划”的肯尼迪

因帮助了蒙古发展,深受当地人爱戴

年,蒙古发行了图格里克硬币

以一种非常硬核的方式

纪念美国前总统肯尼迪

在印有肯尼迪头像的反面

只要你“嘟”的一下

按下人像胸部的微小按钮

就能听到肯尼迪的著名演讲

“我是柏林人”的原声摘要

受含蓄文化影响,在我国地界上

想看些“原始风情图”都得悄咪咪的

而在斯威士兰就可以光明正大

人家还生怕别人看不到

直接把裸体往钱上印

里兰吉尼背面图像的主题是芦苇节

该节日不仅是庆祝少女成人的盛会

更是国王一年一度的选妃盛典

/版的里兰吉尼/

如图所示,与会少女们上身赤裸

身着五彩短裙,手持一束芦苇入场

以此来供国王挑选

帮他解锁“一人创造一个民族”的成就

emmm,乾隆若泉下有知

一定会很懊悔投错胎了吧?

在你身上,都跟钱发生过啥有趣的事儿?

捡钱、丢钱、洗衣服洗钱?

快来留言区说说吧~

-字媒体日刊之《我爱金钱,它不爱我》-

策划丨小五郎

撰文丨朱赤墨、eli

编辑制图丨eli

古代就有的外国爆款产品哪种同事最惹人生气?朋友圈销售骚话连篇集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tongqicai.net/cfscsjyyx/57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