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怎么判断眼疾?但感觉眼睛疼痛、发痒、灼热、视线模糊等症状时,眼睛发生了哪些疾病?下面教你眼睛自检,让你认识常见的几种眼睛疾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眼睛自检:自己怎么判断眼疾
1、眼睑或睑结膜红肿,俗称“偷针眼”,是眼睑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
2、早晨醒来时,上下眼睑常被多量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所粘住,自觉眼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并有轻微流泪或疼痛,多为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或“暴发性火眼”。
3、自觉眼睛剌痒及灼热感,睑缘皮肤发红,多为睑缘炎,又称“烂眼边”或“红眼边”。
4、夜间或在暗处看不清东西,球结膜干燥,失去湿润的光泽,多为夜盲症。夜盲症常发生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常伴有全身营养不良表现,如消瘦、哭声低微而嘶哑、精神萎靡等。
5、眼周围有疼痛或眼动时微痛,视野缩小,甚至部分视野缺损,红绿色野受累,发生偏盲或暗点,常一眼发病,另一眼视力急剧减退,甚至短期内完全失明,常有头痛和眶内疼痛。眶内疼痛在眼球转动或压眼球后加重,可能是患了视神经炎。
6、眼睛有显著的刺激症状,怕见光、流泪、疼痛,视力减退,角膜表面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溃疡,多为角膜炎。
7、自觉眼前有飞蝇,眼前有黑点或黑色块状浮动,视力减退等症状,应考虑为玻璃体出现液化、混浊或变性之可能。
8、自觉视物变形,视野中有一个暗区,眼前常有闪光或火星,产生闪光幻觉,或常感眼前有黑影来回飘动,则可能患有脉络膜炎。如果常自觉视物变形,直线被看成曲线,有时物像略大些,有时又显得小些,有时洁白的物体被看成是黄色,则可能患有中央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如果眼内出现黄色反光,视力障碍或视力完全消失,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时,可能是化脓性脉络膜炎。
9、眼外形无改变,突然一夜失明,甚至无光感,有可能是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或静脉血栓形成。如果自觉眼前出现黑点浮动,视力下降,或突然视力减退,或仅余光感,应考虑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眼和人体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心、肝、脾、肺、肾五脏中的任何一脏偏亢和不足,都可以引起眼病的发生。所以,用中医的眼光来看,身体健康的人就是各方面都很平衡,不偏阴也不偏阳,不偏虚也不偏实。《黄帝内经》中又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的就是人的抵抗力旺盛就不会生病,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他的抵抗力下降的原因。
五脏中以肝脏与眼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目为肝之官也,肝开窍于目,怒为肝之性。所以如果一个人心情不佳,生气或暴怒,都会使肝气郁结,气血失调,眼睛失养而有可能引起视物模糊,甚至双目失明。中医治病,强调人的整体性,强调要辨证论治。同一种疾病有多种不同的治法,不同的疾病,有相同的辩证治法,这就是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一、中医治疗黄斑病变 中医眼科的门诊病人中,目前前来找我看病最多的是黄斑病变,患有黄斑病变常常使人视物模糊或眼前黑影遮挡或视物变形、变色、变小,给人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和痛苦。黄斑病变是一个总称,它包括黄斑变性、黄斑出血,“中浆”、“中渗”、黄斑裂孔、黄斑前膜、黄斑囊样水肿等等。“中浆”、“中渗”以青年人为多见,老年性黄斑变性当然以老年人为多见。黄斑病变都是较难治疗的眼病,这类病人大医院,往往是久治不愈才来找中医,有些已做过视网膜激光或光动力疗法,但往往疗效欠佳。
对于其中的大部分病人,通过中医一段时间的辨证论治。黄斑部的出血、水肿、渗出大部分能吸收、消退,使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某些黄斑部已形成机化疤痕的病人,服中药只能使其病情稳定。
二、中医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
我们发现现在青少年患近视眼越来越多,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主要与近距离用目力有关。我们要求学生看书写字眼睛和书本的距离应该为一尺,也就是30公分,但有许多学生没有做到,长期姿势不正确,眼球内的睫状体调节过度发生痉挛,近视眼就会发生。
还有现代社会电视、电脑、手机的广泛使用,看电视电脑时间长了,也会促使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由轻度近视向高度近视的发展,高度近视还会引起许多并发症,例如: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黄斑变性,并发性白内障以及黄斑裂孔等,给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这类病人通过来咨询我的人也常有。
现在直接来找我医治高度近视引起的黄斑出血的病人很多,通过几个月的中医治疗,一般黄斑出血基本都能吸收,视力也能得到明显改善。至于玻璃体混浊引起的眼前黑影飘动或“闪光感”,通过中医一段时间的治疗,有些病人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有些只能使病情稳定,控制其发展。
三、中医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时生活中大吃大喝、大鱼大肉,高油脂高蛋白摄入量太多了,不合理膳食,再加上出门开车或坐车,入室乘电梯,往往会造成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常常导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明显增多。人是一个整体,心脏通过血液流通进行一个大循环。眼睛结构精细,眼内的血管细小,眼睛内有一个微循环。人的血压、血糖、血脂出现病变,往往能在眼内血管上表现出来,而“三高”的增多,常常会引起眼睛视网膜动脉硬化。而如果眼内动脉硬化了,说明这个人的全身动脉也发生硬化了。全身的血管只有眼底能看到,医院,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常常请眼科医生会诊,其目的往往是要求了解眼底视网膜动脉有否硬化及硬化的程度,以做临床医疗的参考。而视网膜动脉硬化常常会引起眼底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等眼病的发生。人应该和自然规律同步,日升而动而起,日落而静而睡。健康的生活规律应该是早点起床,不要太迟睡觉,同时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锻炼。
中医治疗眼内出血,不是见血止血,而是采用辨病和辩证相结合,实行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常常分别采用益气止血法、清热凉血法、补益肝肾法、止血化瘀法等等,辨证论治正确常能使眼内出血得到及时吸收,视力明显提高。中医辨证治疗得法,常常使眼内出血病人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引起新的出血,有时能使病眼转危为安而重见光明
中医看眼睛是从五脏六腑来看,结合十二经络的寒热虚实,眼睛和肝肾的联系最为密切,中医可以调理肝肾,而达到眼睛的症状缓解。
中医一般用,疏风清热法,祛风散寒法,还有泻火解毒法,滋阴润燥法,益气升阳法,疏肝理气法,使身体内部阴阳平衡,舒肝活血。五脏调理的好,眼部疾病就自然痊愈。对于这些方法,中药泡脚配合敷眼,效果也是不错,一起来看看反馈吧
他们用的是什么中药呢?是28泡和藏拉姆,两个小泡泡效果都不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